.jpg)
当市场没有 趋势或趋势不明显时, 随机指标KDJ可以帮助投资者在经常出现的非趋势 市场环境中获利。
KDJ指标有 两条线和三条线。
这里我们选择两条线进行分析。
在使用KDJ指标时, 你需要注意三点--KD的值、KD的交叉、KD的偏离。
KD的 取值范围 是0-100。
如果KD值超过80,则为超买区,应考虑 卖出。
如果KD值低于20,则为超卖区,应考虑 买入,其余为徘徊区。
当K线从下方 穿过D线时,说明目前的趋势是向上的,此时是买入信号。
反之,则是卖出信号。
贵金属与原油上周五金价继续大涨,现货 黄金一度 涨近20美元,刷新2月25日以来高点至1783. 78美元/盎司。
周五 美国10年期 国债收益率报1.56%,低于近期1.60%至1.75%的震荡区间。
美债收益率的 下降通常会提高市场对贵金属的 需求。
FXTM高级研究分析师LukmanOtunuga表示,黄金继续得到国债收益率下降、美元走软以及欧洲新冠 疫情形势恶化等因素的推动。
如果美国国债收益率继续下降、美元延续跌势,黄金期货价格可能 回到 每盎司1800美元。
此外,他认为美俄关系紧张,对黄金多头而言 可能是另一个有利条件。
由于美国和 中国的经济数据强化了对 全球燃料需求回升的预期,原油价格创出3月初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尽管周五小幅下跌,但纽约期货一周仍累计上涨6.4% 印度疫情对需求的冲击待观察 未来, 消费需求对于金价也至关重要。
但近期印度疫情重燃,这也令需求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事实上,一季度在全球黄金ETF投资需求疲软之时,强劲的实物需求弥补了黄金ETF的流出。
一季度 金饰需求为477.4吨,同比上涨52%,与受疫情影响表现疲弱的2020年相比有明显提升。
以金额计,全球金饰需求达275亿美元,是2013年以来最高的第一季度总额。
其中,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洲消费 复苏尤为强劲。
在经济向好、节日消费等多重因素的提振下,中国市场一季度金饰需求同比增长212%,达到191.1吨。
作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黄金消费国,一季度印度对黄金的需求较去年同期增长37%,达到140吨。
不过,印度疫情或将 动摇黄金消费量持续复苏的势头。
由于印度各邦釆取封锁措施并限制人员流动,从而导致婚礼和重要节日庆祝活动被取消,往年二季度都是印度黄金消费旺季,2017~2019年三年平均黄金消费量约200吨。
整体来看,二季度的宏观环境确实为黄金提供了向上的空间,但变数也仍存。
重要的观察窗口有几个,首先是5~6月的非农 就业数据将决定美联储的态度是否会发生转变。
面对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美联储是否会缩减购债规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目前的主要分歧在于通胀的持续性以及就业市场的修复进程,一旦5~6月通胀岀现持续上升,且就业数据能够迎来好转,经济数据的配合或许会让美联储的宽松立场岀现动摇。
其次, 美欧疫苗的接种情况也将成为左右金价波动的变量之一。
根据目前美欧疫苗的接种速度进行线性外推来估算,美国最早能够在7月实现群体免疫,这无疑将给美国经济复苏注入一针强心剂,对于黄金多头而言并非好消息。
看中国的消费,要看和什么比较 为什么我们觉得后续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长呢?主要还是来自于消费跟制造业投资这两块的贡献。
讲到消费,我相信 有一些朋友就有一些怀疑,因为毕竟一季度有些消费指标恢复得一般,特别是当时就地过年,为了防范疫情的反复,对旅游等实际上产生了约束作用。
进入 4月份,社会零售总额的数据似乎看起来也有一些波动,特别像汽车销售等等,为什么说消费的复苏还是按部就班比较强劲呢,我想这似乎与我们比较的标杆有关。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潜台词是美国的这一轮消费复苏猛,中国复苏的可能是制造,但是消费层面的需求恢复的一般。
然而如果剔除基数效应,用两年复合同比增长来计算,实际上中美两国同步比较的话,在消费领域中国的复苏是不差于美国的。
在去年四季度,居民消费已经回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我说的市值,比如说多少万亿人民币(6.3908,-0.0199,-0.31%),回到了这个水平,当然还没有回到疫情之前的潜在增速,5%—6%之间。
但是我们觉得有希望在今年底回到疫情之前的潜在增速,而相比之下美国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和潜在增速要花的时间,这样看起来比中国是更长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很多投资者觉得消费复苏的一般,可能是预期也是打得比较满,中国如果跟美国比,跟其他国家比,消费复苏是不差的。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人提到4月份好像汽车、手机销售一般,我想这里面有个消费结构在疫情处理得比较好,之后会有个转变。
从去年很多人由于社交疏离家里蹲,现在经济回到常态,可以出去玩儿,可以聚会,当然所谓家里蹲相关的消费会回落,我觉得这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后续现在从各种先行指标,从酒店的预定,从电影的票房,从飞机这些指标来看,二季度,三季度应该来讲消费在 服务业领域会进一步复苏。
所以我们判断消费的复苏虽然可能有些投资者的预期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但是总体还是不错的。
到了今年下半年有望回到双位数的同比增长,如果剔掉基数原因,到今年四季度会回到疫情之前的轨迹,消费还是得靠就业来带动,因为出口的强劲带动带来了溢出效应。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是历史高点了,导致对 招工有很强的诉求,这种招工诉求导致工资上涨。
服务业就业在冬天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但是4月份之后还在继续,包括我们看到在线招聘平台,偏向白领的招聘平台招聘数量正在逐步回到正增长,像51Job这类。
叠加中国加速了打疫苗的速度,因为很多人担心疫情的反复,对中国服务业尤其是线下聚集带来的不利影响。
最近中国明显加快了疫苗接种的速度,我们判断服务业的就业在下半年有望回到正轨,这种会叠加在之前咱们自己的消费者已经有一些防线,今年有一些预防性的储蓄还可以释放出来,这个跟美国有点类似。
去年大家不敢花,多存了钱,到了今年疫情受到控制,该吃吃该喝喝,多余的储蓄会释放出来。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