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积极应对 挑战 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待。
数据新闻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在 媒体融合的大潮下, 经济新闻要适应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
因此,经济新闻媒体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积极应对挑战。
一是要 培养具有/数据素养/的数据队伍。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新闻工作者的数据素养达不到要求。
只能依靠证券金融机构的分析后进行报道,过于被动。
因此,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培养和招聘专业 能力强的数据分析人员,成立数据团队,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数据团队的成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成员不仅要有经济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大数据思维,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因此,人才的培养要从专业学习开始。
例如,一些财经类高校开设经济学、新闻学等方向的课程,利用其独特的经济优势进行专业教学。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市场分工越来越明确的大数据时代,发挥专业优势,适应市场需求。
第二,加强/ 数据库/建设,强化技术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满足受众需求是经济新闻的生存之道。
只有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处理数据,获取第一手资料,才能实现。
如今,经济新闻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整合的能力。
因此,加强数据库的建立是刻不容缓的。
如 美国著名财经期刊《时代周刊》、《福布斯》等,它们都得益于财经数据库,提升品牌竞争力。
/值得注意 的是,对于金融等具有持续数据形成机制的行业的 信息采集,用户数据信息将在这个数据库的建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对于单一媒体来说,建立数据库可能有一定难度。
在规模经济的驱动下,可以通过建立多家媒体的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资源数据的共性和技术合作,可以提高财经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经济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此外,在专业设备上要与时俱进,实现技术创新,培养员工的机器学习能力。
如今的市场更加有效。
结果,不再像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那样,仅根据公开可获得的信息 就可以找到低估的低价 股票。
取而代之的是, 估值极低的股票背后一定有其原因,而且这些股票值得这个价格。
而且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对非常昂贵的股票进行估值。
他们应该得到如此高的估值。
我认为这是目前最 明智的方法。
如果您认为可以通过研究当前的 公共信息来致富,那么您现在可能对 投资行业有一些误解。
在基于公共信息的定量数据分析中没有钱可赚。
如果您想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投资者,则有两种选择:研究 定性信息,例如公司员工的素质,工程师的水平,思维过程,产品开发,销售能力,或者预测未来,或两者兼而有之。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 10Y 美债 利率的回落,可能与来自日、欧等的资金大幅增加美债配置相关。
年初以来,伴随美债利率 上行,10Y美德、美日 利差分别从150、89.5bp大幅走扩至200、160bp以上。
丰厚的利差,吸引着日、欧的资金开始增加美债配置。
以 日本为例,4月第1周,日本购买的外债(以美债为主)规模创下2020年11月来新高。
(2)10Y美债利率的回落,还与部分 疫苗停用拖累经济 预期、地缘政治影响风险偏好等有关。
3月底开始,因为被质疑会导致接种人出现血栓,阿斯利康、强生疫苗先后被欧洲、美国等暂停使用,持续拖累经济预期。
美国在4月15日宣布制裁俄罗斯,也快速抬升避险情绪,带动10Y美债利率盘中快速下行6bp至1.56%。
(3)海外资金配置逻辑、地缘政治事件等,无法主导10Y美债的趋势方向,它们与10Y美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稳定的相关关系。
从历史经验来看,主导10Y美债趋势方向的,一直是美国经济及通胀形势。
以美债熊市为例,10Y美债每次趋势上行,都是因为美国经济改善及通胀水平大幅抬升。
(4)回溯历史,历次美国CPI同比升至2%以上阶段,美债期限利差一般都逐步走扩至200bp以上,并带动10Y美债利率升破2%。
同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立场,会影响10Y美债的走势节奏。
以往熊市中,美联储的立场从宽松转向紧缩地越快,10Y美债上行速度往往越快。
(5)受辉瑞等大幅增加疫苗供应支持,强生等疫苗停用对美国影响非常有限,后者在6月上旬实现群体免疫的进程不变。
最新经济数据来看,伴随疫苗大规模推广、疫情改善,美国工业生产、交通出行、餐饮消费等均已进入加速修复通道。
受此带动,美国CPI同比已在3月升至2.6%,并将进一步走高、高点甚至可能超4%。
(6)短期来看,基建法案提前落地、经济加速回归常态等,可能影响美联储政策立场,成为10Y美债超预期上行的潜在风险点。
其中,美联储的政策立场,与美国就业市场状况关联密切。
3月以来,经济加速回归正常的推动下,美国的就业修复已经开始加快。
不仅如此,若拜登借助BR程序、让基建法案提前落地,美国就业的修复有望进一步提速。
一旦美联储因就业改善、调整立场,美债存超预期上行可能。
2、重点关注:欧央行4月利率决议 3、风险提示 病毒变异导致疫苗失效等。
0 Comments